杨思一,山东理工大学二级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,具备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,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,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。主要从事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的生产、科研和教学工作,在铸造熔炼技术和新金属材料研发方面做出重要了贡献。长期服务于我国的制造业,承担了大量企业项目,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,在新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过程中,取得重大科技创新,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研发的微锡高强韧性球墨铸铁,攻克了材料控性的三大共性关键技术,以及两项产业化技术,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实现了为德国奔驰、美国康明斯、意大利菲亚特等国际知名企业批量供货,促使生产公司于2009年成功上市;主持完成的利用铁屑直接生产铸铁件技术,研究了熔炼还原的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,研制了工艺配方,优化了熔炼设备的结构参数和熔炼工艺参数,彻底解决了铁屑在熔炼过程中的氧化烧损问题,突破了长期困扰铸造界的技术瓶颈,形成了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的铸造新工艺,获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,使大量铁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,产生巨额经济效益,节约大量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,减少排放;进行泡沫铝的制备技术和性能的研究,研究了关键工艺参数对泡沫铝孔隙率、孔结构的影响,获得了高质量的泡沫铝;研究了核乏燃料运输容器减震材料双向瓦楞蜂窝铝,借助于三维软件,设计具有双向瓦楞结构的蜂窝铝材料,自主研发的双辊成形设备,制造瓦楞铝板,使用胶粘技术,制作出双向瓦楞蜂窝铝,用于核乏燃料运输容器减震器,材料压缩和吸能性能均不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,且具有防水、阻燃、抗腐烂等优点,极大提高核乏燃料运输容器的安全性,运用ANSYS Ls-dyna软件,模拟罐体高空跌落的过程,验证优化后的双向瓦楞蜂窝铝能否满足事故工况下的安全性要求,取得了重要成果。累计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 12项;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项,省部级奖励5项;出版著作2部;授权发明专利6项;发表论文52篇SCI检索22篇。